close

  早在小勳準備上國中時,媽媽就一直說服小勳進行外耳重建手術,但當時的小勳怕痛,媽媽也無法強求。

  一直到小勳19歲,因工作環境吵雜,經常聽不清楚老闆交代之事,重複詢問,老闆顯得不耐煩,小勳才燃起接受手術的念頭。

  排定手術後,小勳媽媽才與我聯絡,當時,我明白告訴小勳外耳重建手術只能改變耳朵的外觀,無法改善聽力,且取肋骨處的傷口很痛,請小勳想清楚,最後小勳仍選擇接受手術。

  術後,怕麻煩及怕痛的小勳,耐住性子讓媽媽清潔傷口,即便在意的聽力並未改善,對自己重建後的耳朵打了滿分十分。

該怎麼決定對孩子是最好的?

  我們從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所提出「課題分離」的概念來思考,先分辨「這是誰的課題?」,也就是「因為這個決定所帶來的後果,最後由誰承受?」從阿德勒的解釋,身體是孩子的,做與不做手術的結果是孩子自己要承擔,理所當然他有權為自己身體表達想法、意見及做決定。停頓於此,我想很多家長會提出很多不同的想法,如「孩子還小,經歷還不夠,無法做周全的決定」、「我這樣做是為了他好,否則日後他會後悔」、「父母對於孩子做手術這件事,理所當然要負起責任」等等…

    服務顱顏患者二十年,同時也是媽媽的角色,我能感受顱顏父母為孩子著想,希望提供孩子最好選擇的用心良苦。但阿德勒課題分離並非意味著父母就袖手旁觀,放任孩子做決定,而是希望父母能在一個互信的基礎上,從旁來守護孩子,尊重孩子的決定,適時提供所需資訊、建議,讓孩子感受你願意給予支持,隨時準備好提供協助。

那父母協助孩子做手術決定時,需考量什麼?怎麼做?

手術的必要性及時間性
  該手術是否為必要無可取代,如果沒有做會影響其身體功能且錯失某個時間點,日後再做的效果就大打折扣,如唇裂修補、顎裂修補、牙床植骨手術,那就沒有做與不做的問題,而是如何為孩子進行術前心理建設?協助孩子化解擔心、疑雲,給予力量、勇氣,面對手術的挑戰。


  如果手術目的是為了外觀而非器官功能,且手術年齡對結果影響不大,如外耳重建、唇鼻美容手術等,再確認孩子是瞭解相關資訊,所做的深思熟慮決定,我就會尊重孩子,讓他自己決定是否做?或何時做?因身體畢竟是孩子自己的,我相信他會為自己做最佳的選擇。

孩子的年齡、能力
  到底孩子幾歲?可讓其自己決定是否手術,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,因每個孩子所具備能力、特質不同。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,七至十一歲兒童(具體運思期)能將邏輯思考的歷程,應用於解決具體的問題。因而這個年紀的孩子在聽完醫師、父母說明手術目的、過程及相關資訊後是具備決定手術能力。那六歲以前的孩子就有賴家長幫其做決定,但希望家長為孩子做決定時,能客觀從孩子的角度思考,同時評估孩子術後配合相關護理與照顧的意願。

  孩子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,父母總是希望孩子盡早手術,避免日後遭嘲笑影響心理的想法。但曾經有一位四十歲的唇顎裂患者分享,他小時候怕看牙醫,卻被五花大綁架到診療椅強行完成治療,當時,他不認為父母是為他好,而是讓他受罪,強迫他做不願意的事,因而憤怒,不願意接受後續必要的治療。這個案例是想告訴大家,以威權方式強迫孩子做其不願意的事,可能適得其反,家長在決定讓孩子做手術前絕對要與孩子充分溝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羅慧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